新闻详情
创新潮涌!宁波印发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2023-04-06        行业资讯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截至2022年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4.7084万件,同比增长22.97%;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9.33件;高价值专利1.38万件,同比增长29%;有效注册商标45.2万件;累计拥有地理标志61件,位居浙江省首位;2020年、2021年宁波市连续2年在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工作成绩斐然。

  “2022年,宁波市先后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首批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等。在宁波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统一思想、明确方向、补充动能,以更大的力度营造有利于推动更高水平创造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因此,今年3月,宁波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纲举目张强化目标引领

  “《实施意见》先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审议,是宁波市近年来首个以最高规格制定出台的知识产权工作顶层设计文件。”上述负责人介绍,《实施意见》对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加快推进宁波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相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总体规划设计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将为宁波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宁波市知识产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实施意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明确提出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高水平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并提出2个时间节点的主要目标。

  到2026年,宁波市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力争全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件,有效发明专利达到7.3万件,每百户企业有效注册商标达到100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累计达到320亿元,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地区GDP)的比重达到15%,版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达到9.5%,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达到1000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达到5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区(县、市)覆盖率达到80%,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达到3家。

  到2035年,宁波市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将更加完备,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知识产权文化自觉全面形成,力争建成国内一流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知识产权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高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开放合作高地等知识产权“三大高地”。

  因地制宜凸显城市特色

  如何达成上述目标?“‘接地气’是《实施意见》成功贯彻落实并实现目标任务的关键。因此,《实施意见》紧密结合宁波市的产业特点和城市定位,坚持科学性、引领性、创新性的整体统一,在6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宁波市的特色以及创新精神。”上述负责人解读,《实施意见》围绕国家战略,结合宁波市需求,瞄准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聚焦高精尖成果,强化自主知识产权攻关;对标全球一流、全国领先、全省领跑,建强高能级创新平台,增强战略科技力量;培育高成长科技型企业,提升企业联合创新能力;集聚高层次科技人才,全力做优“引、育、用”人才生态链;构建高水平创新共同体,深化知识产权开放合作,深度链接重点城市创新资源打造科创共同体;提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推进自主创新产品市场化应用,打造更具活力的知识产权创新生态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进落实,《实施意见》明确了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效、推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开放融通、保障知识产权服务供给和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等7方面重点任务。“其中,相当比例的内容彰显出鲜明的区域特色。”上述负责人举例说,例如瞄准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与高端装备等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培育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高成长科技型企业,大力推进电子信息制造、软件信息服务、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提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畅通知识产权与金融要素快速连接通道,深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保险创新试点,推进自主创新产品市场化应用等。

  “《实施意见》将助推宁波市加快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高水平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为推进‘六大变革’、打造‘六个之都’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宁波市将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进一步明确任务推进时间表,确保政策措施落地落细,更好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通讯员 程勇)

Powered By 北京正理 © 1995-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374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78号

Powered By 北京正理 © 1995-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374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377号